高端医疗装备研究院
努力做中国最好的高端医疗器械智库

血管内超声(IVUS)工作原理及基础识图

一、工作原理

1. 由超声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波发出。

2. 经人体内部组织吸收后高频声波从血管壁反射,被换能器接收并转换回电信号然后传回系统。

3. 由系统计算形成二维灰阶影像。

4ffce04d92a4d6c-95

二、基础识图

正常血管结构:可见导管在血管内,可见三层膜结构,管腔内可见黑色或黑白相间的“闪烁”血流信

1、回波密集的血管内膜层

2、无回波层:血管中膜层:平滑肌细胞

3、血管外膜层:回波密集: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:纤维化

4、盲区:超声导管

5、超声导管伪影“光晕”

6、管腔:血液

7、导引导丝伪影

4ffce04d92a4d6c-54

IVUS显示通常大致将斑块分为几个组:

钙化斑块、纤维斑块、衰减斑块、混合斑块

冠脉粥样斑块往往是异质性的,由钙化、致密纤维、脂质、平滑肌细胞、血栓等成分组成。

钙化斑块:在IVUS上,钙化病变是带有声影的强回声斑块(比血管外膜的回声更强)强回声造成没有超声信号能穿透,故其后产生无回声的声影,因此只能看到钙化边缘,无法测量钙化厚度

4ffce04d92a4d6c-97

4ffce04d92a4d6c-96

衰减斑块:低回声斑块后伴阴影,与钙化不同的是没有高亮的反射面

4ffce04d92a4d6c-98

4ffce04d92a4d6c-99

脂质斑块:低回声,通常比外膜暗。

4ffce04d92a4d6c-101

纤维斑块:中等回声,与外膜亮度接近。

4ffce04d92a4d6c-100

4ffce04d92a4d6c-102

斑块破溃:完整的内膜有个腔,内容物流失,内膜表面不连续.

4ffce04d92a4d6c-102

心肌桥:心肌桥多见于前降支(LAD)中段,造影可见“挤奶现象”,IVUS可见心肌桥周围特征性的,无回声区域,称为“半月现象”也被称为牛眼征或葛氏现象。

4ffce04d92a4d6c-103

4ffce04d92a4d6c-104

分支汇入:分支血管出现在检测血管外围,随着IVUS导管的回撤逐渐汇入主支血管管腔中,常见似“8”字型或“葫芦”样图像

4ffce04d92a4d6c-105

4ffce04d92a4d6c-106

4ffce04d92a4d6c-107

夹层:完整的内膜撕裂后分离,内膜片漂浮在血流当中.

4ffce04d92a4d6c-108

血肿:中膜以外出现一个腔,信号特征可能是血流信号,低回声区,或出现纤维斑块信号特征

4ffce04d92a4d6c-110

4ffce04d92a4d6c-109

赞(0)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 [BY-NC-SA] 进行授权
文章名称:《血管内超声(IVUS)工作原理及基础识图》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qixiezhixin.com/7289.html
本站所有非原创内容均来自转载或分享,仅供学习交流,不用于商业用途。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,请来信告知,将立即配合删除。Email:qixiezhongguo@qq.com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